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93章 丞相夏辉的中庸之道

留守在京城开封的大臣们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。赞同打的有,赞同投降的也有。赞同逃跑的也有。

赞同打的认为他们这些人毕竟是朝廷命官,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,肱股之臣。怎么能投降伪帝呢!必须要打,而且还狠狠的打!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们是一群舍生忘死的忠臣。

赞同投降的人的理由是认为敌我力量悬殊太大。对方是在边关久经沙场出生入死刀头舔血的老兵,自己这边的军队其实都是一些没有受过什么正规训练的平民百姓,根本没有一战之力。

赞同逃跑的人比赞同投降的人稍微有点骨气,但是这个骨气其实也就多那么一丢丢。这些人认为不能不放一弓一箭就直接投降,否则太丢面子了。至少要放那么一弓一箭,杀一杀敌人的锐气。(一弓一箭就能杀一杀敌人的锐气了?真当人家都是酒囊饭袋啊?)然后再弃城逃跑。

众人商议了半天也没有商议出来结果,毕竟这个问题不是那个方案好那个方案坏的问题,而是到时候谁担责的问题。文官之中谁的官最大?众人齐刷刷的看向丞相夏辉。于是皮球就这样被踢给了丞相夏辉这个老头子。是打呢?还是投降呢?还是逃呢?

丞相夏辉整理了一下三种意见,最后从逃跑派的意见里面看到了解决思路。那就是先打,然后打不过再投降。投降之后再看哪边有优势决定是逃跑还是留下。

高,实在是高!宰相夏辉内心对自己称赞道。自己可是在这暗流涌动的朝堂之上做了十年丞相的人,靠的是什么?

资历?比他还有资历的不都被老太监整死了。

家族?别逗了。他夏辉生下来就是个平头百姓,要不是给地主家的儿子当伴读,他这辈子估计都认不了几个字,更别说现在位极人臣,成为烈风帝国的丞相了。

学识?文章他不如当初的符云南,做诗他不如周家的三兄弟。

那他夏辉靠的是什么?

中庸!所谓中不偏,庸不易。凡事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。那可不是毫无原则的和稀泥,一味的做老好人,简单机械的折中主义。而是对待事物懂得变通,但是又要保持一定的原则性。上至国家大事,下至平民百姓日常生活。都是有一定的原则的。只要原则性问题不变,那偶尔的和稀泥,做老好人也不是不可以的。

想通之后,丞相夏辉清了清嗓子。告诉大家自己要坚守城池,誓死不退一步,与京师开封共存亡。听了丞相夏辉的话,虽然还有一部分人内心不赞同,可是文官一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