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5章 工具9 安史之乱

【叛乱第三年,安庆绪被副元帅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,后增至60万。

但由于肃宗的孱弱和猜忌,诸军不设统帅,以致战事久拖不下。

叛乱第六年,叛军内讧,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,内部离心,屡为唐军所败。

叛乱第七年,唐代宗继位,启用唐将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、河北副元帅,统兵进军洛阳。

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,连连取得大胜。

同年后几个月,史朝义被追击的无路可走,于林中自缢死,其余部分叛将投降。

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。

《旧唐书·郭子仪传》记载安史之乱后:“宫室焚烧,十不存一,………既乏军储,又鲜人力。………为人烟断绝,千里萧条”,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,一片荒凉。】

唐玄宗本来对自己被儿子取而代之这件事没什么反应。

毕竟听神迹所说,他后期流连后宫不问政事,甚至可以说这场叛乱都是在他的放任之下造成的,而他本人遁逃放弃国都,他实在没有立场去批判他的儿子。

他的儿子能受任于败军之际,身边也有人愿意支持他,这很好,只要大唐能屹立不倒。

但是他怎么都没想到,这位取代如今太子李瑛的忠王,居然在行军之际猜疑!?

“诸军不设统帅。”!唐玄宗面色难看的质问道:“唐肃宗,李亨!?忠王,你是否早有不臣之心!?”

忠王李亨立刻辩白:“儿臣绝无不臣之心,请父皇明鉴!”

一时之间朝堂上噤若寒蝉,没想到李隆基居然在此时发难。

虽然当今圣上自从听到了“太子李亨自行即位”这里,脸色便已经不好看了,没想到倒是可以忍到现在才发难。

宰相张九龄开口劝慰道:“神迹并未言明为何太子是忠王,这其中有其他变故也未可知,陛下息怒!”

而张九龄没说出的话就是,当今圣上几次三番想废太子,都被自己拦住了,看来日后,圣上还是一意孤行,行废立太子之事……

御台之上的唐玄宗扫过台下一众朝臣,冷声说道:“到底为何太子变为李亨,莫不是你们这些朝臣有人暗中行结党营私之事!?”

台下一众大臣暗暗叫苦,他们怎么知道?后面发生了什么变故。

现在的太子已经当了快二十年太子了,谁能想到后面是忠王即位!?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