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9章 布料14 诗圣杜甫

【杜甫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出身京兆杜氏,清河崔氏之甥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。

我们都知道李白和杜甫是好友,同时两人在盛唐的诗坛有着同样举重若轻的地位。

李白一笔写尽半个盛唐,行文多以豪放飘逸,想象夸张为主,文辞优美。

而安史之乱后,杜甫再添半笔,写下盛唐的落幕。

虽然在我们的记忆中,李白和杜甫是齐名的大诗人。

但是在盛唐,开元盛世,唐玄宗时期,杜甫所作诗文并不为人多喜爱。

在当时唐朝,大家都喜欢文风或浪漫、或侠气、或禅意、或不羁、这些歌颂理想的诗词为主。

而其中李白的浪漫主义是为其中翘楚,诗作磅礴大气,气象恢弘,所以李白当时受人推崇。

其他诗人也都是各有风格,孟浩然的清淡雅然、王维的骨秀精致、岑参之奇情壮采、高适的慷慨激昂,总之就是不能愁,不能忧。

哪怕是到了安史之乱以后也是那种歌颂盛世大唐,当朝皇帝励精图治的诗歌更受欢迎。】

唐朝。

所有人心上都蒙上了一层阴影,“杜甫再添半笔,写下盛唐的落幕。”

一个朝代的强盛与否,肯定不是诗人能主导的。

“安史之乱,又是安史之乱!”正年轻的唐玄宗李隆基刚翻出安禄山之前所奏上的奏折。

抬手把奏折摔下御台,“安史之乱,导致大唐落幕。”

李隆基面色不虞,:“安禄山,史思明,朕要这两人死无葬身之地!”

张九龄则是适时的上眼药:“陛下,胡将乱国,往后用人,需得多加考量!”

唐玄宗沉声道:“那是自然!”

张九龄没有再说话,只是为唐朝的未来忧虑,此次神迹已预下种种乱象,只希望陛下能真的改变唐朝的结局。

诗人集会中。

王维、孟浩然、高适屡屡被提到,但是在神迹口中只是一闪而过。

王维感叹道:“看来你我不如他人。”

孟浩然说:“李太白,杜子美,盛唐的未来,在他们手下啊。”

“你我的确不如他们,可叹如此名士都郁郁不得志。”

而其他一些更不出名的诗人则是窃窃私语:

“现实主义,是什么意思?”

“从未听过,这词,好生奇怪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