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42章 神秘面纱

面对朱佑樘焦急的提问。

冷若霜微微摇头,语气凝重地答道:“二弟啊,此事着实难以定论。《竹书纪年》与传统史书所言大相径庭,但其成书年代久远,亦有一定参考价值。然而,历史真相扑朔迷离,我们实难仅凭一书之言便断言孰对孰错。”

冷若霜接着又冷静地分析着:“如今,我们已难以单纯依据《史记》和《竹书纪年》所处的时代背景去评判其是非对错了。诚然,从成书时间来看,《竹书纪年》确实要早于《史记》,且其间还发生过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《史记》的作者司马迁未曾接触过《竹书纪年》。也许他曾阅览此书,但也有可能他还涉猎了其他书籍,并经过一番对比研读后,坚信其他着作所述更为真实可信,从而对《竹书纪年》持否定态度并将其舍弃。这样的可能性同样不容忽视。

话又说回来,就算司马迁未曾目睹过《竹书纪年》这本书,我们也不能单凭此点便断言《竹书纪年》所记述的就是确凿无疑的历史真相。毕竟,不论是《竹书纪年》也好,还是《史记》也罢,它们与尧舜禹时代之间都横亘着数千年的漫长岁月,写书之人皆非那段历史的亲历者。所以,要想确切地分辨其中孰真孰假,实在并非易事。

虽然无法确凿地判断其真实性,但我们不妨尝试深入剖析一番。”

朱佑樘道:“愿听嫂嫂的高论。”

冷若霜道:“主张尧舜通过禅让方式传承王位这一观点,确实存在着一些合理性。那么,究竟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呢?

首先,从历史记载和传说来看,尧舜被描述为德高望重、智慧非凡的圣王。他们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赢得了人民的敬仰和拥戴。在那个时代,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将权力交给这样具有杰出品质的领袖,而非仅仅依据血缘关系。

其次,禅让制度本身也蕴含着一种选贤任能的理念。它强调的是能力和德行的重要性,而不是家族背景或个人私利。这种观念与古代社会对于优秀领导者的期望相契合,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尧舜采用禅让方式传位的可信度。

此外,尧舜时期社会相对简单,没有形成严格的世袭制度。在这种环境下,通过禅让选拔合适的继承人或许更为可行和合理。而且,这样的做法有助于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,避免因争夺王位而引发内乱。

当然,以上只是对“尧舜禅让”说法具有一定道理的简要分析。事实上,关于这段历史的确切情况,至今仍存在诸多争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