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50章 布料15 杜甫

【但杜甫也是有过快意人生的,毕竟没人一生下来就是忧国忧民的。

我们来捋一捋杜甫的人生历程。

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,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。

他自小好学,七岁能作诗,“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”,有志于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

当时社会名流崔尚、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,夸奖他有班固、扬雄之风。

还有李邕、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。

他老年时回忆自己的少年,在《百忧集行》中:“忆年十五心尚孩,健如黄犊走复来。庭前八月梨枣熟,一日上树能千回”。

看到了吧,天天喊人家老杜,人家一天上树一千回!

虽然这里肯定用了夸张手法,但是也可以看出杜甫年少时是顽皮好动的。】

唐朝。唐玄宗时期。

兴庆宫内的众人皆是眼前一亮,“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”,有志于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

这妥妥是名士之风啊!?而且现在的名士大家都会去访问他。

李邕这样广交天下名士之人都主动拜访!

这位杜甫一定是名臣!

李白也为自己未来的好友高兴,李邕这样的名士都去拜访,看来自己好友果真非凡人也。

至于忧国忧民?或许就是太过忧朝中民生之艰!

贺知章对李白说道:“李太白可要为我引荐你这位好友。”

李白回过神来回道:“季真先生言重了,白至今还未与子美相识呢。”

贺知章这才意识到,因为神迹一直反复说李白杜甫是好友,他倒是想当然了。

唐玄宗李隆基在上方接话道:“待神迹结束,朕便差人去请杜子美入朝为官,与你同为翰林学士!”

李白和贺知章同时道:“陛下圣明!”

而另一个地方的李邕,则是很快就想起来这位小友。

自己确实想过,有空一定要邀请他来饮酒。

没想到自己和这两位诗人都有相交,李邕十分自得。

看看,广交天下名士的好处这不就来了?

他李邕也是被神迹所提到,能名留青史的人物!

兖州。

杜甫没想到神迹居然对他如此推崇,讲完女皇武则天,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就立刻开始讲他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